用高新科技“灌水”,智慧灌溉有多硬核?


发布时间:

2023-07-18

为保证国家的口粮、食品安全,促进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,国家正在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、高效节水建设和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。发展低能耗、高质量、多功能、方便管理的智慧灌溉,将是节水灌溉行业未来的方向。

为保证国家的口粮、食品安全,促进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,国家正在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、高效节水建设和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。发展低能耗、高质量、多功能、方便管理的智慧灌溉,将是节水灌溉行业未来的方向。

在各地高标准农田、灌区改造、高效节水项目中,虽已经建设了一些工程,但当前发展极不均衡,仍存在技术设计不合理、施工监管不到位、采用设备质量参差不齐、后续运行维护费用不足等问题。

因此,需要从技术、设备上规范灌溉产业的自动化、智能化,让企业与政府一同合力发展。

灌溉产业技术向自动化、智能化发展

科学家们在技术上不断创新,促进了节水灌溉朝着精准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
例如,集成信号传输技术、控制技术,创制完善灌溉决策控制理论与技术;促进以粮食、棉花、油菜、茶叶、果树等大田作物和蔬菜、花卉、食用菌等设施园艺作物等产业,发展不同生态类型区的节水灌溉智慧化技术模式。

优化首部、管道、过滤器、电磁阀、配水器等关键部件,应用工程控制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,开展集成创新,形成多要素一体化的智能灌溉技术系统,实现水、肥、药智能化精准施用。

在河南新乡,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开发了智能灌溉管理云平台,将土壤墒情传感器、水肥一体化机、作物需水需肥知识库、灌溉决策模型、天气预报、GIS、视频监测、农事记录、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等有机融合。

利用高效灌溉工程技术,该平台实现了从水源到田间、从土壤到作物的全过程水情监测和智能化水肥管理。该平台已经在河南省信阳部分茶园、河北省阜平县自动化灌溉工程等地得到应用。